您好,欢迎来到华百科平台
高守余
本词条由 wing悠然 编辑发布

高守余(1928-2005),山东省昌乐县龙山村人,中国人民志愿军12军34师102团9连战士。 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12军34师102团9连战斗小组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参加了上甘岭战役。特别是1952年11月20日在上甘岭537.7高地北山6号阵地反击战中,他冒着猛烈炮火独自一人坚守阵地4个多小时,打退敌军由排到连级规模的6次进攻,歼敌120多人,守住了阵地。回国

词条类别

其他人物

本名

高守余

国籍

中国

籍贯

山东省昌乐县

出生日期

1928年

去世日期

2005年

出生地

山东省昌乐县龙山村

政党

中国共产党

目录

     简介

          高守余(1928-2005),山东省昌乐县龙山村人,中国人民志愿军12军34师102团9连战士。

          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12军34师102团9连战斗小组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参加了上甘岭战役。特别是1952年11月20日在上甘岭537.7高地北山6号阵地反击战中,他冒着猛烈炮火独自一人坚守阵地4个多小时,打退敌军由排到连级规模的6次进攻,歼敌120多人,守住了阵地。回国后调福州军区工作,195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年病逝。

    高守余高守余

          1953年3月1日,由于在上甘岭战役中功绩卓著,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特决定记“一等功”,同时授予“二级英雄”称号。同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一级国旗勋章”。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30年,高守余生于山东省昌乐县龙山村。他有个叔伯弟弟叫守荣,因父母早亡,从小就由守余家抚养。

          儿时的高守余黎明时分带着弟弟高守荣出门讨饭,他总是先让弟弟吃,剩下多少自己吃多少,剩不下,守余就勒紧腰带忍饥受饿。兄弟俩时常受到旧社会富人家的欺负和凌辱,守余稍大了点就带着弟弟种地糊口、混日子。

          17岁那年,高守余到城里参加了警备队,期望能有个出头之日。但是,苦于旧社会穷人没有地位,又奔往青岛,找他拉黄包车的大哥去了。

          1948年,家乡解放了,高守余带头组织了民兵队,当了队长。带领群众严惩了地主恶霸,为乡亲们出了气。

    军旅经历

          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12军34师102团9连战斗小组长。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参加了上甘岭战役。特别是1952年11月20日在上甘岭537.7高地北山6号阵地反击战中,他冒着猛烈炮火独自一人坚守阵地4个多小时,打退敌军由排到连级规模的6次进攻,歼敌120多人,守住了阵地。

          回国后调福州军区工作,195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战后经历

          在上甘岭战役中成了出名的英雄后,高守余被派回国作巡回报告。在回国前后,有很多人要对他进行采访报道,但基本都被高守余拒绝了。回国后,高守余调到福州军区工作,2005年病逝。

    家庭关系

          高守余有个叔伯弟弟叫守荣,守荣因父母早亡,从小就由守余家抚养,两人虽然不是亲兄弟,但他们之间的感情却和亲兄弟一样。

          高守余和弟弟高守荣一起参军,并分在同一个班。上甘岭战役中,弟弟负了重伤,阵地上只剩下他们弟兄二人。为了战斗的胜利,高守余没有把弟弟及时送下阵地,而是奋不顾身地和敌人拼手雷。等他打退敌人三次反扑回来时,弟弟躺着的地方已变成炮弹坑。

          战士高守余的妻子是张美英,后代:高建国、高富顺、高静。

    人物事件

    光荣入伍

          1951年11月,为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守余兄弟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那时正是粉碎敌人“秋季攻势”以后,战线暂在“三八”线附近稳定下来。守余兄弟带头肯干,一班成绩突出,连队“开山先锋”的流动红旗,一直飘扬在一班洞口。部队南进,连队要在一个新阵地上挖散兵坑和防坦克壕,要求每人每天挖一方土石,高守余每天竟挖到四方。仅20天他们班便完成了一个月的工程任务,高守余和他所在的一班都受到了表扬,还参加了营里召开的贺功授奖大会,扛回了优胜锦旗。

          在战前大练兵活动中,守余怀着对敌人的刻骨之仇,心钻研,刻苦训练,军事素质不断提高,很快就成为连队的优秀射手、投弹能手和优秀爆破手,成了连队的战斗骨干。

    上甘岭战役形势图上甘岭战役形势图

    战役开始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斗揭开了序幕,高守余兄弟所在的部队也参加了此次战斗。11月19日,敌人进攻的重点,已转向5377高地的北山并占领了我北山东面的六号阵地。夜晚,九连前沿指挥所的坑道里,连长刚刚下达完战斗命令,一班长刘保成连续三次检查了全班的战斗准备情况。尽管敌人攻占六号阵地已付出了一个加强连的代价,但盘踞在六号阵地上的敌人仍有两个排,既须攻克,又要坚守,任务相当艰巨。

    上甘岭战役志愿军阵地上甘岭战役志愿军阵地

          随着最后一排炮弹在山头爆炸,刘保成、高守余、唐祚禄三人小组从正面发起了冲击。山上敌人的轻重机枪首先集中火力向受到威胁的左侧扫射。战斗相当激烈,打得只剩下大腿负了重伤的高守荣,仍然右手持枪,左手支撑,艰难地向敌人逼近。敌人三面的火力射向弹坑,但刘保成、高守余非常沉着镇静,机警地观察着敌情和分辨着阵地的响动。

    遭受猛烈轰击的537.7 高地北山阵地遭受猛烈轰击的537.7 高地北山阵地

          刘保成将高守余猛推了一把说:“你利用右边那个隆部迁回打上山去,我从正面攻击。”高守余拔出手榴弹迅即滚向右侧隆部。敌以猛烈的火力围攻刘保成,但他毫无惧色,时起时伏,时跑时停,动作敏捷地向敌逼近。高守余几步爬上山顶,残余的敌人还未弄清怎么回事,就倒在手榴弹的爆炸烟尘中。高守余随即占领了山顶上一个残破的工事,成了六号阵地的主人。高守余透过烟尘,见左侧有十个敌人已经靠近了,便猛投了几颗手榴弹,将敌人打了下去。就在这时,后面又响起了爆炸声,右边的敌人又上来了。

          高守余蜷伏着身体,顶着一具敌尸,向右挪动了几下。他双手握着爆破简,等敌人刚接近,猛地挺身抬手,爆破筒在敌群中开了花。他打垮敌人两次反冲击后,敌炮火又向六号阵地猛轰团团火光倾泻而来。

    弟弟牺牲

          在战前集结待命的时候,高守余看见弟弟脚上的黑布鞋破得露出了脚趾头,非常心痛,曾经对弟弟说“等打完仗给你换上”,可是高守容再也回不来了。

          高守余这时候除了别在腰间的一颗手榴弹外什么也没有了。阵地上满是烧焦了的泥土、石块,连根木棍都找不到。他立即想到在先前隐蔽的石崖后还有一部分弹药,趁敌炮击的间隙马上去取了回来。他发现岩石旁一名战士倒在血泊中,一条腿已经炸没了,肠子从腹部伤口处流了出来。高守余上前仔细一看,竟然是弟弟高守荣。高守余抱起弟弟连声呼唤,高守荣睁了睁眼睛,却说不出话了。

          守荣看了看守余,嘴唇在微微地颤动,只是用手摸了摸自己的胸口,又指了指山顶,然后将手放在哥哥的手里,手上竟挂满了手榴弹的拉火环。守余想到参军时妈妈的嘱咐:“千万不能丢了弟弟。”无论如何要把弟弟背下阵地。但是转念又想,要是为了弟弟而把阵地丢了,妈妈也是不会饶恕的。他还想到了父亲来信中的再三嘱咐,要好好干,要杀敌立功,并能有立功喜报寄回家。他连忙解开急救包,给弟弟包好流血的伤口,背到安全的地方然后开始整修工事,搜寻弹药,准备着新的战斗。

          这时敌人开始步兵冲击,高守余对弟弟说:“守荣,你躺着别动,等我打退了敌人就带你回去治伤。”高守余带上手榴弹、爆破筒跑回阵地,打退了敌人。

          敌人又开始炮火轰击,高守余被炮弹震昏过去,醒来后赶紧爬起来去找弟弟,可弟弟原先躺着的地方已变成一个大弹坑。高守余流着泪满地爬着、找着,只找到了弟弟的一只脚,脚上穿着他熟悉的那只露出脚趾头的黑布鞋。

    单人守阵

          山上的炮声停止了,又响起了稠密的枪声,敌人又要发起攻击了。他摔掉了头上的帽子,脱下自己的棉衣盖在弟弟身上。腰间挂满手榴弹,朝着班长和弟弟躺着的地方行了注目礼,就象即将爆炸的炸药,向敌人冲去。他奔上山顶,迎面碰上了一个满脸胡子的敌人。正当敌人东张西望缩头缩脑时,守余纵身上前,卡脖、踢裆,将敌人掼倒在地,夺下汤姆枪,用枪托把敌人砸得脑浆迸裂,又冲向其他的敌人。

    高守余战斗场面画像高守余战斗场面画像

          这时他身上只剩一颗手榴弹和一个手雷了。通往后方的道路已被敌人严密封锁,后续部队一时也上不来。但他不怕,他把敌尸垒成掩体,一手握着手榴弹,一手握着手雷。当敌人靠近时,手雷在敌群中炸裂。他飞速上去又捡了六颗手榴弹,用敌人送来的武器继续与敌人战斗着。

          傍晚,阵地上暂时平静了下来。他一人守卫在近两平方公里的山头上,观察着敌人的行动。山下有几百敌人在集结,妄图以夜幕为屏障,一举攻取山头。接着,炮弹飞过山头,把集结的敌人吞没了,战友们随着炮火冲上了山头,山头保住了。这时,高守余才因为在打退敌人的六次冲锋后,力气耗尽了,一倒下就昏迷了。战友们把他喊醒夸赞他一个人守住了阵地,打死敌人一百多名。

          此次战役,高守余和敌人激战12个小时,消灭敌人120人,打退敌人12次反扑,守住了阵地。这一天高守余粒米未进,仅仅靠前不久慰问团慰问时发的三颗糖支撑了一天,高守余一直没舍得吃,放在口袋里,成了这一天唯一的口粮。

    婉拒采访

          在回国前后,有很多人要对他进行采访报道,其中包括巴金、魏巍等人,还有不少电影界的著名编剧。高守余说:“我算什么英雄呀,你们要写就写我的班长刘保成吧,不管怎么说,我还活着,而我们的班长,还有那么多战友都英勇牺牲了。”

    获得荣誉

          1952年,志愿军领导机关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二级孤胆英雄”称号。

          1953年3月1日,由于在上甘岭战役中功绩卓著,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特决定记“一等功”,同时授予“二级英雄”称号。

          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一级国旗勋章”。

    人物评价

          当天美联社记者肯尼德在东边阵地亲眼目睹了这次战斗情形,他在随后向美国国内发回的战地报道中写到:“有三支南朝鲜军队向6号阵地进攻,两支全军覆没,第三支只剩下十八个人。他们的对手只有一个中国士兵,他挥舞着手臂不断向南朝鲜军队投掷手榴弹,还从山上滚下爆破筒,独自一人将南朝鲜军的攻击击破,这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美国还有家报纸曾经在头版报道过他,标题为《“杀人魔王”高守余》。

    注:高守余的出生年份在不同参考资料上有所区别,均在1928-1930之间,目前暂无权威资料考证,本文暂采用多数资料中所标注的1930年。

    粤ICP备2021137309号 Copyright © 2023 华百科

    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邮箱szmisz@foxmail.com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一家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