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百科平台
易才学
本词条由 wing悠然 编辑发布

易才学(1930年—2005年3月6日),男,汉族,出生于贵州省黔西县耕地坝区四保村。 因其在抗美援朝中战绩卓著,军中誉称他为“智勇双全的战士”,志愿军总部给记特等功。1953年元月10日,中央军委授予才学“特等二级战斗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给“一级国旗勋章”。易才学因参加上甘岭战斗身负重伤,被评为二等乙级伤残军人。 2005年3月6日不幸逝世,享年75岁。

词条类别

其他人物

中文名

孙占元

国籍

中国

籍贯

贵州黔西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30年11月

去世日期

2005年3月6日

出生地

贵州黔西

目录

     简介

          易才学(1930年—2005年3月6日),男,汉族,出生于贵州省黔西县耕地坝区四保村。

          因其在抗美援朝中战绩卓著,军中誉称他为“智勇双全的战士”,志愿军总部给记特等功。1953年元月10日,中央军委授予才学“特等二级战斗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给“一级国旗勋章”。易才学因参加上甘岭战斗身负重伤,被评为二等乙级伤残军人。

          2005年3月6日不幸逝世,享年75岁。

    易才学易才学

    人物生平

          易才学,男,汉族,1930年农历10月出生在贵州金沙县花底乡。

          孙占元1946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历任班长、排长,1951年赴朝作战,行军中经常帮助士兵扛枪、背米袋,宿营时及时为战友们补衣服、钉鞋子,还用自己不多的津贴为战士们购买日用品或救济有困难的家庭,深受官兵的喜爱和尊敬。

          上甘岭战斗第一天,17时30分,志愿军一三五团七连发起了反击作战,孙占元被指定为突击排长,战士易才学是突击班的第一名爆破手。

    易才学讲上甘岭战斗故事易才学讲上甘岭战斗故事

          易才学从爆炸第一个火力点到炸毁第四个火力点,仅仅只有二十分钟的时间。在陡岩的下面,这位英勇年轻的战士吹起了响亮的小喇叭,这是他呼唤反击部队冲锋前进的信号。

          在坑道里、在各个隐蔽部里等待反击的战士们立刻随着冲锋的号声一齐冲上山来。易才学又成了反击部队的最先锋,他第一个爬上陡岩,架起了两挺敌人丢弃的机枪,连续向反击上来的敌人发射了一千四百多发子弹,毙伤了一百多个敌人。仅仅十分钟的激战,一个营的敌人就被我军战士们大部歼灭了,前沿排的阵地就完整地回到了战士们的手里。

          1953年4月,易才学作为志愿军青年代表,光荣回国参加首都“五一”劳动节和“五四”青年节庆祝活动,出席了全国青联第二届代表大会。1954年夏,十五军凯旋,易才学入了党,接替拉响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的一级英雄排长孙占元职务为二排排长。

          2005年逝世,享年75岁。

    获得荣誉

          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斗中身负重伤,被评为二等一级伤残军人。荣立特等功一次,获授“中国人民志愿军二级战斗英雄”称号,及“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二级英雄”勋章。

    社会任职

          1958年,易才学因战斗致残转业到黔西,历任县商业局保卫科长、重新公社副社长、中坪区副区长、城关区委副书记、省政协委员、县政协副主席。

    人物评价

          他是一位著名的战斗英雄,也是一位受人尊崇的工作模范。


    粤ICP备2021137309号 Copyright © 2023 华百科

    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邮箱szmisz@foxmail.com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一家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